固定资产折旧,是指在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内,按照确定的方法,系统地分配计提的折旧金额。 计提折旧额是指应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原价减去预计净残值后的金额。 已计提减值准备的固定资产,还应扣除已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累计金额。
那么如何确定固定资产是否应该折旧呢? 关注上元会计看这篇文章你就知道了!
(一)影响固定资产折旧的因素
1、固定资产原价是指固定资产的成本。
2、预计净残值是指企业在扣除预计处置费用后,假设固定资产的预计使用寿命已届满并在年末处于预期状态,本次处置该资产所取得的金额。
3、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是指已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累计金额。
提示:每次计提减值准备时,以后期间应按照新的固定资产账面价值重新计算固定资产的折旧。
4、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是指企业预计使用该固定资产的期间,或者该固定资产能够生产的产品或服务的数量。
提示:固定资产账面净值=固定资产原值-累计折旧
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固定资产原值-累计折旧-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固定资产账面净值-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2) 计提折旧范围
企业应当对所有固定资产进行折旧,但下列情况除外:
一是已全额折旧仍在使用中的固定资产;
二是单独核算的土地。
提示:在确定折旧范围时,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1、固定资产按月计提折旧。 当月增加的固定资产当月不计提折旧,下月开始计提折旧; 当月减少的固定资产,当月仍计提折旧,下月起不再计提折旧。 折旧。
2、固定资产折旧后,无论能否继续使用,均不计提折旧; 提前报废的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 所谓全额折旧,是指已全额计提的固定资产的计提折旧额。
3、已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但尚未完成决算的固定资产,按估计价值确定成本,计提折旧; 决算完成后,应根据实际成本调整原估计值,但无需调整已计提的折旧额。
提示:企业至少在每年年度终了对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和折旧方法进行复核。 预计使用寿命与原预计不同的,调整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 估计净残值与原估计不同的,调整估计净残值。 与固定资产相关的经济利益的预计实现方式发生重大变化的,改变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 固定资产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和折旧方法的变动,作为会计估计变更处理。